当前位置:地区篇

葫芦岛:数说葫芦岛经济飞跃发展七十年

作者:省统计局网站管理3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

  建国以来,葫芦岛这座年轻的城市,伴随着计划经济、重工业建设、改革开放、经济新常态等中央政策引领,历经了建制变更、合区改县、重新建市等行政职能变化,发展成为占地1.04万平方公里、居住280万人口、所辖261公里海岸线、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宜居美丽滨海城市。

?

  一、经济总量日新月异,产业架构日趋合理

?

  建国初期,葫芦岛地区还没有建立地级市,如参照现在葫芦岛市区范围进行测算,1949年本地的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8000万元,2018年葫芦岛市GDP已经达到812.8亿元,体量增加了100倍,GDP的名义增长速度达到年均增长10.6%

?

  历数葫芦岛的经济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建市初期

?

  建国初期,葫芦岛区划建制历经多次变更,原葫芦岛还属于区建制,所辖范围与现在的葫芦岛市龙港区相近,曾在1956年短暂成立过锦西市,但所辖区域和现在的葫芦岛市差别较大,随后撤市变县,成立锦西县,与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归属锦州、朝阳等地级市。通过历史数据研究整合、分配推算,按照现在葫芦岛市区划范围计算,建国初期的GDP7600万元。

?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迎来了一次大飞跃,经济体量超过10亿,1978GDP达到12.5亿。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9年葫芦岛建市,短短十一年间,经济体量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9.2亿元。

?

  第二阶段:建市以来——经济发展新常态

?

  1989年,锦西市建市(后更名为葫芦岛市),葫芦岛历届市委市政府立足发展优势,制定了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文化兴市、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富庶葫芦岛、创新葫芦岛、开放葫芦岛、文明葫芦岛、美丽葫芦岛的发展目标,为葫芦岛市搭建了总体格局和全面规划,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发展战略,葫芦岛市也因此迎来了旺盛的发展期。

?

  自1989年建市至今,30年间葫芦岛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长速度达到11.0%。步入经济新常态以来,GDP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1GDP可比价格增长6.4%,增长速度回落到10%以下,直到2018年仍未能达到10%的增长,但经济发展增量大幅提升,8年来GDP平均每年递增26.7亿。

?

  70年来,与葫芦岛市经济总量飞速发展相结合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葫芦岛三次产业结构历经了二一三三二一转化。

?

  上世纪80年代,二产作为葫芦岛市建市的主导产业,占GDP的比重接近7成,因葫芦岛市所辖绥中、建昌两大农业县,使葫芦岛市的一产比重也比较高,接近二成,而三产占比仅有1成,三次产业呈现二一三结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特点。

?

  受改革开放的红利影响,葫芦岛的服务业比重开始慢慢提升。1989年建市初期,葫芦岛市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24.3%,产业结构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二一三转变为市场经济时期的二三一结构。建市以后,全市行业发展逐步均衡,营商环境极大改善,对内外资吸引力不断加强,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各方面合力促进葫芦岛市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结构开始腾笼换鸟,逐步剔除落后产业、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引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15.2:42.3:42.5”,现代化三二一的经济结构初步成型。

?

1980年以来葫芦岛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

  二、以农为本,种植作物结构不断丰富

?

  葫芦岛市始终坚持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全地区耕地面积自建国以来基本保持不变,建国初期耕地面积约28万公顷,上世纪90年代出现一段时期的土地开发利用、耕地面积削减现象,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葫芦岛市积极落实三农政策,现今耕地面积已经恢复到29万公顷。

?

  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作物产品有了极大丰富。建国初期,葫芦岛地区粮食产量11.9万吨,占种植业产品产量的84%,作物结构较为单一,如今蔬菜取代粮食成为葫芦岛市产量最高的作物种类,2018年蔬菜产量达到205.2万吨,粮食和水果产量齐头并进,分别是78.6万吨和97.3万吨,作物种植格局极大丰富。

?

  三、工业立市,确立四大支柱行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

  葫芦岛市经济建设留有较强工业建市痕迹,无论是城市规划格局、居民集聚区分布,还是经济发展支撑、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分布,都能找到建市初期发展传统重工业的布局影响。

?

  工业生产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和风向标,是全市经济的主要拉动力。自建国以来,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4.4%,超出GDP名义增长速度3.8个百分点。1989年建市初期,葫芦岛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5.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值的71.4%30年来工业布局日趋完善,形成了葫芦岛市工业标志性发展模式——四大支柱行业。葫芦岛市四大支柱行业是指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船舶机械4个工业大类,主要工业产品包括原煤、发电量、原油加工量、硫酸、烧碱、合成氨、化肥、水泥、民用钢质船舶、成品钢材、锌、服装、聚氯乙烯树脂、精炼铜等14种工业产品。2018年四大支柱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8%,增幅达到22.3%

?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生产积极转型升级,科技含量逐步增多。2018年,葫芦岛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318.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7%

?

  四、投资需求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需求拉动是葫芦岛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建国初期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7%,高于GDP年均名义增速8.1个百分点,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7.0个百分点。 葫芦岛市投资需求高峰期出现在十一五期间,短短五年时间,固定资产投资从102.4亿元增长到400.9亿元,总量翻了两番。

?

  70年来,投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房地产投资异军突起,1990年房地产投资0.2亿元,占比仅为7.2%2018年房地产投资达到96.9亿元,占比达到39.4%;二是民间资本融入城市建设当中,2018年民间投资171.1亿元,占比69.7%

?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葫芦岛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沈阳270公里,距北京420公里,境内有四条交通干线,京哈公路、京哈铁路、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建国初期,全地区公路里程数仅有101公里1989年建市达到2600公里2018年达到9577公里,高速公路229公里

?

  五、物质需求极大丰富,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从社会整体消费到个人衣食住行,葫芦岛市消费需求有了质的提升。建国初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2500万元,1989年达到17亿元,2018年达到51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3.2%。从小锅炉到集中供暖,如今葫芦岛又引入多家大型供热集团,年供热面积由1990年的227万平方米提升到2018年的3158万平方米,使居者有其屋迈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879元,是1995年的6.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83元,是1989年的20倍。按照户籍人口计算,2018人均GDP29407元,是1949年的474倍,是1989年的19倍。2018年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379亿元,是1989年的100倍。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0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181元,衣着支出1611元,居住支出3306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001元,城镇恩格尔系数28.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86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2575元,农村恩格尔系数26.3%。城镇恩格尔系数反超农村,恩格尔系数的逆增长从侧面也反映出居民追求饮食的高品质消费。1990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仅有16.2平方米2018年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均超过30平方米2018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1.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6.0平方米)。

?

  六、财政收入呈现波动性增长曲线,展现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指标,与其他反映居民生产生活指标不同,按照五年计划内的平均增幅制作增长曲线,发现财政收入的增长曲线波动性较强,这也如实反映出在市场经济面临差异化难题的情况下,政府不断适应新职能的体现。

?

?

  从总量上看,2018年财政收入82.3亿元,是1989年的22倍;从增幅上看,十一五时期,葫芦岛市正投资需求高涨、工业规模化生产的旺盛期,财政收入增长曲线达到峰值;十二五时期,政府职能开始转变,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营改增、小微企业降税等一系列利民政策的实施,财政收入出现缩减,出现了峰谷,这也是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的直接表象;2019年面临新一轮税费改革,可以预见财政收入在未来还会出现波动式增长曲线,这也正是政府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勇于融入新角色所要经历的过渡期。

?

  回首七十年经济飞跃发展,满载成就与艰辛。展望新时代社会美好蓝图,不忘初心和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葫芦岛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葫芦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成富庶宜居美丽滨城而努力奋斗!

?

制作单位:辽宁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 辽宁省统计局